39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章 道的无名与专名(第1页)

本世纪初,文言文受到挑战的时候,白话文似乎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不太像“天下之公器”。其本身已彰显特定的人文价值,已经自动履行着民主、科学、大众化、现代性等表达功能,与旧体制相对抗。在这个时候,形式就是内容,载体已成本体。白话文是反专制的语言,是反道统的语言,是人民大众通向现代化的团队口令和精神路标。一切阻碍政治和经济变革的腐朽势力,似乎都只能在文言文的断简残帛中苟活。

从这一段史实出发,人们很容易怀疑语言的工具性、物质性、全民性以及价值中立性。人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至少也可以说,在语言的深处,有某些特定社会价值观念在暗中驱动和引导。貌似公共场所的语言,其实是一家家专营店,更像是性能特异的地脉和土质,适合特定的价值理念扎根——文言文的土壤里就长不出现代性的苗。

时间稍稍往后推移几十年,事情出现了另一些变化。当文言文已悄然出局,白话文广为普及一统天下的时候,它的价值特征便开始模糊。它还是“民主”和“科学”的语言吗?“文革”恐怖的社论和大字报正是用白话文书写的,倒是陈寅恪一类旧文人的文言文还多一些人格独立和学术真知。白话文还是“大众化”的语言吗?某些新潮作家用白话文写的论文或小说,比同样内容的文言文还晦涩费解百倍,相形之下,倒是庄子、司马迁、苏东坡、归有光等人的墨迹更有平易近人的风格。显而易见,此时的白话文还是白话文,但它已经扩展为公共场所,吐纳八方,良莠杂陈,其价值的专适性和定向性已不复存在。一次语言革命,终于在胜利中自我消解。

广义的语言还包括对语言的实践运用,即言语活动,这既是语言的具体实现,也是语言的演变动力。鲁迅与姚文元说着同样的白话文,但在写作内容和写作方式这一层面,又不能说他们说着同样的话。他们同于语言而异于言语。同样的道理,朦胧诗与“样板戏”的冲突,口语体与翻译体的冲突,八十年代以来诸多小说探索与既有文学模式的冲突,都构成了言语的多向运动,构成了白话文内部的紧张,也制约了白话文未来的总体走向。特别是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热潮,常常使人联想到白话文出现时的革命气氛。当时人们最惊讶的不是这些诗的内容:英雄、知青、爱情、白桦树、红玛瑙等等,在其他诗体里同样出任过角色。但谓之“朦胧”的言语形式本身,已传达了足够信息,已定位了感觉解放和个人主体的人文姿态。无论朦胧诗的反对者还是拥护者,当时大多没有把言语方式仅仅当做一种技术问题和形式问题,都敏感到“怎么说”本身就隐含着“说什么”:破坏语法常规,无异于挑战传统政治权威;而废弃标点和韵脚,简直就是对清教主义伦理和极权主义哲学的反叛。在这种情况下,朦胧诗作为“样板戏”、“新华体”、“党八股”的异端,促成人们思维和感觉的重构,一度成为危险的意识形态而遭到政治扑杀,当然在所难免。

有意思的是,言语的价值定位很快到期作废。朦胧诗永远是“感觉化”的言说吗?当商业广告中皮鞋、时装以及胃服宁药片的推销文案如歌如诗也一片朦胧的时候,人们只有经济人格的算计而独独没有感觉。朦胧诗永远是“个人化”的言说吗?至少,不到几年工夫,它同样可以用于政治宣传中的领袖颂歌、圣地怀旧、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的宏大叙事,连最为体制性的言说也都能够朦胧得云遮雾罩,一个标点和韵脚都不给你留下。到了这一步,朦胧诗不再是艰难的垦荒,而是流畅的滑行和飞翔,广为普及,蔚为时尚,终于被所有的价值系统接纳,而自己曾经有过的价值特质却在这一过程中悄悄流散。

在这里,言语活动同样再一次经历着与价值的遭遇和告别。

事情就是这样:做大了就可能做完。任何一种言说大概都免不了一种在拥戴和热爱中衰亡的命运。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但十个人都这样说的时候,跟进者便成了庸才和蠢才。鲁迅深刻,但不能保证一切仿鲁迅都能深刻。沈从文优雅,但不能保证一切仿沈从文都能优雅。恰恰相反,任何言说的词汇、句式、章法、意象、旨趣都在遗传和感染扩散的过程中,越来越远离原创的标高,只留下缺血的仿冒。

这样看来,言语中的价值注入,常常是不可重复的初恋,是一次性事件。言语的生命力永远只能新生,不能再生,更不能成传家宝一代代往下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谈论鲁迅、沈从文等一切有价值的汉语写作,与其说是肯定他们的言语,毋宁说是肯定他们对言语的创造;与其说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言语的价值光辉,毋宁说我们是在怀恋和追忆他们创造那种言语时所爆发出来的价值光辉——那只是一道闪电,虽然定格在书卷,却无法挽留。只有糊涂虫才企图通过模仿来对那些言语的活力实现收藏和占有。

白话文与大众性的联姻很短暂,朦胧诗与感觉化的联盟也并不牢固,这一类现象证明,语言也好,言语也好,任何形式和载体可以与特定的人文价值有一时的相接,却没有什么牢固不变的定择关系。语境变,则含义变,功能变。这如同日常生活中,一句脏话,此时可以表示厌恶,彼时也可以表达亲昵;一句红卫兵的口号,昨天可以成为政治运动中的恐怖,今天却成为怀旧时的亲切或者表演中的搞笑。有那么多经历过“文革”恐怖的中国人,眼下听到“文革”语录歌时居然一往情深,心花怒放,这种最常见的语言经验,足以证明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极其脆弱,没有一成不变的连接。

这没有什么奇怪。离开了特定的社会环境、文化格局以及生命实践的各种复杂条件,任何语言都只是一些奇怪的声波和墨迹,没有任何意义,更没有什么神圣。鲁迅的表述一旦离开了鲁迅的语境,就完全可以移作他用,比如成为政治运动中的语言暴力。沈从文的表述一旦离开了沈从文的语境,也完全可以一无所用,比如成为三流文人在一篇篇酸文中无聊的引征或抄袭。当然,与此相反的逆过程,比方说在语言中变废为宝和点石成金的过程,也同样存在。李锐的小说《无风之树》差不多是一场语言的泥石流,其中夹杂着很多“文革”时期的套话,即那些言义相违或有言无义的语言僵尸。但这些材料在李锐的语境里获得了一种反讽意义,呈现出新的价值,无异于僵尸复活。在这里,创造并非生造,推陈出新常常也是翻陈为新(i·乔伊斯造出一些字典上没有的新字,可算是出于偶然的需要)。语言遗产在模仿家那里的死亡,在创造家那里则可能是休眠,是燃煤生成之前的腐积,将其翻用于恰当的语境,就有热能的成功激发。因此,语境是语言的价值前提。语言生命(鲁迅、沈从文等)可以在另一种语境里成为僵尸;而语言僵尸(“文革”套话等)也可以在另一种语境里焕发出生命。创造家们既非复古派亦非追新族,其创造力首先表现在对具体语境的敏感、判断、选择以及营构,从而使自己在这一种而不是那一种语境里获得最恰切有效的语言表现——价值就是在这个时候潜入词语。

中国禅宗强调“道隐无名”、“言语道断”、“随说随扫”,表达了前人对任何语符最彻底的不信任。他们的“道”不可以在任何静止和孤立的表述里定居,同时也可以在上述任何表述中降临,包括说粪说尿,说金说银,都可以释佛。他们对语符与义涵之间这种任择(arbitrary)关系的洞察,比索绪尔或者德里达的类似觉悟更早。

当然,任择关系不是没有关系,体现为定择关系的随机改变,却不体现为定择关系的完全取消。应该注意的是,应该承认的是,在现实中,言与义的关系一旦择定,也常有相对恒稳的状态。就像钟表与时间之间形成了既择关系之后,或者货币与财富之间形成了既择关系之后,改变这些关系虽然可能,却非易事——人们经常只能在陈规和习惯中权且安身。日常生活中的忌语,作为言义定择关系最僵化最神化的产物,就是这样被接受的:因为母亲不可亵渎,母亲的名谓也就不可亵渎;因为信仰是不可背叛的,信仰的习语也就不可背叛,哪怕用“上帝”来取代“真主”、用“先生”来取代“同志”、用繁体字的“派对”来取代简体字的“扎堆”,也可能引起严重的文化冲突、政治纠纷乃至血刃相见。在这个时候,名似乎就是实,事物的符号俨然就成了事物本身,成了事物的替代物和有效凭证,甚至可以成为人们对物质世界和利益关系的遥感遥控装置——话语的冲突几乎代理着人们对现实体制的重新安排。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一定的情况下,白话文会成为政治,朦胧诗也会成为政治,一切新的小说形式也会成为政治。人们的价值指认可以被相应的语符暂时锁定,不得不在语言冲突中表现为固守或强攻。

连最不信任语言的禅宗,也有滔滔不绝的说教和针锋相对的辩难,可见在很多时候,语言还是有意义的,word并非时时可以脱离相应world的重力牵制,作轻浮无定的任意飘荡。

道隐“无名(言义任择关系)”与道涉“专名(言义定择关系)”各有其适用域,语言的游戏化与语言的权力化,也各有其合法性。这无非是我们观察语言时,超出具体语境之外或切入具体语境之内,会有不同的结果。在较为积极的事态里,“游戏”说可以瓦解语言的价值神话,恢复语言无限多变的空间;而“权力”说可以使语言“空心化”的狂欢适时降温,恢复人们对语言必要的价值审查和价值要求。

在谈到人类理性的时候,德国人马克斯·韦伯采用价值工具的二元模式,对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做出区分。在我无能创新语符的时候(瞧,这就是作为既有语言之奴的时候),我愿意借用他这一模式,施之于有关语言的观察。语言到底是(工具)载体还是(价值)本体?我无法做出定于一端的回答,而且相信回答只能取决于人们从何种角度观察,并且把特定语言现象置于何种语境:比方把白话文置于本世纪初还是本世纪末的不同语境。我还相信,在实际生活那里,这种略嫌粗糙的两分模式还省略了很多东西,比如省略了价值的强表现及较强表现、弱表现及较弱表现等等分寸,使我们只能粗而言之。价值像是一种流体,随着现实人生的推动,在语言工具中忽多忽少,忽聚忽散,忽驻忽行,忽来忽去,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纷纭万状。更确切地说,语言价值取决于与之相关的各种条件,取决于语言与这些条件的结构性关联。因此,在现实及其语言表现的不断流变之中,我们永远只能靠语言去捕捉价值,又无法把价值永远存入既有的语言之网。

这样,倡导白话文也好,推崇任何一位作家的语言品格也好,可以是一时的价值义举,却不会有长久的价值专利。

人类在寻找价值的语言长途中,永远是成功的徒劳者。而这正是人类的幸运:语言总是处于垦荒和探险的状态。

1998年12月

*最初发表于2000年《唯美》杂志和境外《今天》杂志,后收入随笔集《性而上的迷失》。

不败战神(又名:第一战神)  重现:韩少功的读史笔记  小富婆  赖皮总裁,我就不回家  阿娇重生日常  红楼归梦二悠悠  张总叕去拍戏了  大少的玩物  老公大人你擒我愿  如何折断一枝铃兰  白月光她复活了(快穿)  毕业后我当了龙王  我靠病美人大佬咸鱼翻身  神棍军嫂[重生]  驯徒记  无尽的莫比欧斯【科幻】  元配  贪财好你  最后的三国2:兴魏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热门小说推荐
摆摊算命:玄学大佬终于上线啦!

摆摊算命:玄学大佬终于上线啦!

千年前着名道观唯一女观主在某天打坐时突然穿越重生在了因为心脏病突发嘎了的女孩身上。发现这女孩的名字跟她是同名同姓,搞不清楚穿越来的原因,只好选择既来之则安之。但要想在这个新世界里活下来,必须要先赚钱才行,但她姜早除了算命啥也不会,那就只能靠摆摊算命来养活自己了。大师,能给我儿子算下婚姻吗?姜早你儿子是个舔狗...

无尽超维入侵

无尽超维入侵

无尽超维入侵简介emspemsp关于无尽超维入侵神秘人域外归来,开启的晶壁隧道,导致异域空间与地球空间产生重合,无数异域生物通过重合点涌入地球。不同维度空间的本源能量产生冲突,本土生物受到侵染产生异变,外来物种入侵严重影响地...

乱世侠影

乱世侠影

乱世侠影简介emspemsp仙人罗公远预见到了安史之乱,却无力阻止它发生,只能让他的徒弟承担起平乱安民的使命,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人物,不一样的仙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道法武功并重的年代,有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更有对天道人性...

兽世:让你生孩子,你直接做女王

兽世:让你生孩子,你直接做女王

修仙者李素素是系统为玄仙大陆安排的工具人,为了拯救徒子徒孙,她选择牺牲自己。没想到死后却穿进了雌性稀少的兽世大陆,成为幸存的虫族雌性,还绑定了强大的兽世生子系统。但此时她的生命值只剩下可怜的1点。系统只要生下幼崽,就能获得生命值,溢出的生命值还能兑换任何你想要的奖励。于是,李素素决定把握机会,和美人弟弟生一窝小崽...

我的恋爱脑哥哥们把我宠上天

我的恋爱脑哥哥们把我宠上天

(前期主角间的羁绊,后期女主成长开挂打脸)一夜之间,南宫瑾不但欠下百万巨债,还多了五个绝色哥哥,对她更是花式宠溺!(男主寄养)素未谋面的奶奶递给她一纸婚约威胁道如果你不答应,我就让你的母亲把牢底坐穿!五年后,朱砂痣未婚夫宠她入骨,满眼深情!白月光竹马爱她如命,至死不渝!五年前,她的失踪,让白月光竹马成为了豪门...

我在东京教剑道

我在东京教剑道

穿越到了1980年的东京葛氏区,继承了道场,父母双亡,有妹有房,但是存款快见底了,学生没有,怎么办,急,在线等。算了,不管了,快乐就完事了。面对疾风吧!如果您喜欢我在东京教剑道,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