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老子小国寡民章原文如下: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其中马王堆帛书甲本“小国”、“邻国”之“国”作“邦”,乙本作“国”。作“国”,乃避汉高祖刘邦讳。又“不远徙”,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均无“不”字。而历来对这两句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谈这两句的问题,并略谈全章主旨。
“小国寡民”是这一章的关键,历来对它有四种解释,这四种解释是:
一、认为“小”和“寡”是“国”和“民”的定语。照这一解释,“小国寡民”的意思是指“小的国家,少的人民”。
二、认为“小”和“寡”是“国”和“民”的谓语。照这种解释,“小国寡民”是指“国家小,人民少”。
三、认为“小”和“寡”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照这种解释,“小国寡民”是指“使国小,使民少”。
四、认为“小”和“寡”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照这种解释,“小国寡民”是指“以国为小,以民为少”。
以上四种解释没有语法上的错误,但哪种解释比较符合老子的本意呢对此,我们应当从文本的校对以及结合全书的整体思想来考虑。
首先,我们试着透过字面来透视“小国寡民”。在此,要提出的是,古代的“国”和现在的“国”不是同一个概念。说文口部:“国,邦也。”广韵德韵也说:“国,邦国。”周礼春官职丧:“凡国谓诸侯国”。周礼天官大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以居亦曰国。”可见,古代的“国”指的是诸侯国。韩非子内储说下中说:“国之利器。”王先慎集解:“喻老篇国作邦,此作国,汉人改也。”也就是说,汉代为避汉高祖刘邦讳,改“邦”作“国”。帛书甲本中则称“小邦寡民”,故“小国寡民”中,“国”的真正内涵与现在的主权国家有本质区别,其含义为“邦”。尚书尧典上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里的“万邦”显然指的是诸侯国。礼记礼运上也说:“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另中庸上有:“天下国家可均也。”这里的“国家”指的也是诸侯国。总之,古代的“国”,都不等同于今天的国家,它只相当于政府下的一个政区或一个村落。
因此,也就不能从“小国寡民”中得出老子要使国家变小、人民变少的结论。仔细研读历史,就会发现“小国寡民”其实就是上古社会的一种现实,“从夏商开始,乃至周天下,不论是周王朝,还是周王朝属下的诸侯国,都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因此在这里,“小国寡民”并不是老子的主观愿望,而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小国寡民”的意思是指“小的国家,少的人民”。第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春秋时期,虽然整个社会的基础还是小国寡民,还是以小的城邦为主,但当时由于历史发展,却也产生了较大的城邦国家,如齐秦晋楚,这些国家,是主要以小的城邦为基础组成的大的城邦联盟,是大的城邦国家。老子中也提到过大的城邦国家,如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那么,老子为什么要用小国寡民来作陈述呢这是因为,在老子的辩证哲学中,没有绝对的“大”和“小”,判定一个国家真正的大小,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强弱,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整体实力,以老子的治国思想来看,即在于统治者能否顺应民心,无为而治。
我们再看“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这一句。此句中“使民重死”与“不远徙”究竟为并列分句抑或因果分句河上公于“使民重死”下注曰:“君能为民兴利除害,各得其所,则民重死而贪生也。”又于“而不远徙”下注曰:“政令不烦则民安其业,故不远迁徙离其常处也。”分释二句,各有因果,可见其以此为并列分句。但王弼注则曰:“使民不用,惟身是宝,不贪货赂,故各安其居,重死而不远徙也。”则以为因果。从全章句式来看,当以王说为是。
此句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均作“使民重死而远徙”,世传今本除遂州本作“使民重死而不徙”之外,其他本均作“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远徙”与“不远徙”义相对立,校之经文,老子主张使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足见他不仅反对民之“远徙”,也同样反对“不远徙”,主张使民安居而不徙。故而“远徙”之“远”字,非做“远近”解的副词,而是做“疏”、“离”解的动词。广雅释沽曰:“远,疏也。”国语周语曰:“将有远志。”晋语曰:“诸侯远己。”论语学而曰:“远耻辱也。”在此“远”都训“离”。在上古汉语中“远”的这种用法是很常见的,再如论语雍也曰:“敬鬼神而远之。”吕氏春秋知接曰:“愿君之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这些“远”都是“疏远、远离”的意思。帛书甲、乙本“使民重死而远徙”,犹言使民重死而不离别迁徙,即使民重视生命而避免流动。因后人误认为“远”为“远近”之义,又疑“远徙”义不相属,故于“远徙”之前增添“不”字,改作“不远徙”,结果则与老子的本意相违。
总之,对于此章的理解,历来说法较多,但我们理解此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首先,要结合出土的文献资料,准确把握重点字词的含义,这种方法有时对于某些关键点的把握是很重要的,上文已经作了较多分析,在此不作过多说明。
其次,要从对老子全书整体把握的角度看待这一章,不能断章取义。
老子并不是主张复古倒退的,在他的理想社会中,仍然有“国”,如“小国”、“邻国”。而且,在老子全书中,老子多次提到天下,经常以天下为基础立论,可见老子的眼光和理想并不是抱残守缺的,而是广大深邃的。既然有国,就必然有政府和统治者、治理者,不过代表这个政府的是理想的统治者“圣人”而已。圣人实行的是理想的政治,老子称之为“至治之极”,即彻底的无为而治,不过多地干涉老百姓,正如老子所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一章这样的统治者,虽处在统治地位,人民拥护他而不感到有负担。“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六十六章可见,这样的理想社会是老子针对现实政治的弊病提出来的,是按照自然无为的原则来矫正现实社会而使之理想化,这同还没有出现国家、政府和君主的原始社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再次,要从精神实质的角度来把握,不能只看表面含义。
“小国寡民”并不是要退回到原始社会,它通过理想化的形式,表达了老子的社会改造构想,这一构想的深层理念是自然主义,所要形成的是知其文明,守其朴素,和谐自治的理想社会。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的是求理想的生活。求理想的生活,是中国哲学的主流。”在这里,老子的道家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则是采用了一种似反实正的方式,深切地表达了对人类早期自然生存状态的某种向往和对由文明进步带来的种种与人的本性背离异化的现实生活的抗争,这也是老子“尊道贵德”思想的合理逻辑结果。其中所蕴含的对文明异化的反思和批判精神,仍不失为我们今天的一面镜子。
作者单位:衡水学院系
编校:郑艳
精灵:我选择成为协调训练家 反派:魅力拉满,女主都叛变了 玄幻三国:开局获得阴阳九转丹 特种兵:开局就被变强 我是修真界唯一的死灵召唤师 东京潮流急先锋 游戏王:全球决斗时代 人在骑士,开局表白刃姐 洪荒:开局钓三清,我拜师太上 镇守妖族二十载,狗皇帝想要退婚 名牌大学毕业,回家竞选村主任 大明:我,朱元璋!召唤孝子贤孙 我的弟子都是玩家 僵尸:我最强僵尸,开局咬九叔! 三国:女装的我,开局替父刺董 逆道战神 大秦:我真没想当皇帝啊 我是职业NPC 校花住我家,半夜梦游认错门! 人在木叶,开局一条十尾
火爆兵王在花都简介emspemsp拥有盗圣之称的郑淳为了查明父母当年死亡的真相,不惜离开了佣兵组织,独自一人来到陌生城市生活,并且随着郑淳深入这座城市,他发现这座城市中似乎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原┊创┇文┊章wоо⒙νiρ﹝Wσó⒙νiρ﹞woo...
继承了千万债务后,司念念本以为要做努力赚钱还债的小可怜,没想到人生突然开了挂,成了北城司家团宠小公主,爷爷疼,奶奶爱,还有个侄女控的三叔保驾护航。司叔叔我家念念身娇体弱,你们不准欺负她!刚刚目睹司念念徒手举起卡车的众人司三少放心,我们不敢!司奶奶我家念念人美心善,连只蚂蚁都舍不得踩死,你们不要欺负她!刚刚目睹司念念徒手扭断杀手脖子的众人司老夫人放心,我们不敢!司爷爷我家念念勤俭节约,从不浪费一分钱,你不要难为她。早已沦为司念念小弟的某债主司老爷子放心,我不敢!一次简单的任务,步宸夙捡回了一只黏人的撒娇精。从此宠着护着爱着,眼看着生米就能煮成熟饭了,他却突然发现司念念看他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劲了。糟糕!难道是隐藏多年的马甲要掉了?如果您喜欢豪门大佬的六岁小侄女,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凌栩川生活在最底层,为了供养女朋友读研,主业公务员,假期跑滴滴,晚上摆夜摊,身兼数职。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被绿了,所有负面情绪爆发,绑定了神秘的愿望系统,开挂的人生亮起绿灯,一骑绝尘。美女?权利?财富?武力?人生巅峰?一切都变得顺其自然...
男儿王简介emspemsp我爸因公殉职,我妈成了傻子。亲戚都想要我家的死人钱。所有人都是来自地狱的饿鬼,只想吸血。我不想抬头,不想说话。可男儿冲冠为红颜。江山美人何所为,只求佳人在怀中。男儿本色,男儿王!更┆多┆书┇籍wo...
青砖绿瓦,陌上花开香染衣朱门紫殿,素手摘星霓作裳。如果您喜欢本宫有点烦,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苏辰穿越洪荒,以地道宝物轮回紫莲本源化形。此时洪荒天道已经显现,而地道却仍在孕育,想到未来由天道主宰洪荒,导致洪荒世界退化,万灵再无证道的可能。于是,苏辰凭先知先觉布局,不争一时强弱,只争万古高低。以自身能力塑造轮回,完善地道,扶持人道,压制天道,最终统御天地人三道,带领洪荒晋升永恒大世界,让万灵人人如龙,众生皆有证道永恒之希望!作者君已写过数本精品洪荒文,绝不放毒,质量有保证,请诸位读者放心支持!如果您喜欢洪荒吾乃轮回道尊,别忘记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