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北产业(第1页)

何英华微微笑着:“也不是挥霍掉。当然了,自己赚了钱,吃好一点,穿好一点是好事。就是置办田产也是可以的。不过那种大量置办田产,甚至为了买地,强买强卖,栽赃陷害百姓,甚至勾结官府陷害百姓,造成冤案,那肯定是不行的。不过,皇上不希望我们买江南中原地区的土地,不是说不希望我们买西北的土地。”

“西北的土地出产少,不过,价格也便宜,甚至很多土地价格只有江南的三分之一。如果真的想置办土地,去西北置办土地,我们也不亏啊。”

“除了去西北置办土地,铺面之外,我们也可以拿出来一部分用来做善事。比如说我们何家准备接下来在江南多做善事。还有,我看了前天的邸报,说广南地龙翻身,还发生了海啸,使得海边一万多百姓都受灾。所以,我们打算拿出来二十万两银子,购买粮食还有布匹药材赈济广南受灾的百姓。”

总共只有一万多受灾百姓,何家都出了二十万两银子,那平均到每个百姓,都有每人十来两银子了。这些钱,足够百姓吃喝一年,加上盖房子,治病的了。要知道,大夏的普通百姓,一年平均花销也不过是五六两银子而已。其实,连五六两都没有,因为普通百姓,吃的粮食是自己种的,穿的衣服是自己织布织出来的,日常花销真的很少。

吕正蒙皱起来眉头:“嗯,你这么说,我倒是明白了一点。皇上其实不要我们的银子?他是怕我们把银子都放银库不见天日了是吧?其实,银子放银库是不好,我们一家放十万两,大夏这么多商户,要不了一年,岂不是世面上都没有金银使用?没有金银使用,我们商户第一个倒霉。”

“日常使用金银的,其实都是官宦人家和我们商户了,普通百姓都是用铜钱,哪里有用银子的?可是,我们日常交易那么大,如果都用铜钱,那更加麻烦。你们还年轻,你们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日子。”

“像我们家老爷子往西北做生意的时候,不愁绸缎卖不出去,就是愁卖的钱怎么带回来?以前,大多都是用铜钱交易。一匹布,特别是锦缎那种顶级的绸缎,一匹就要百两银子,甚至是百两银子。那换成铜钱,就是二十万铜钱,一辆大车都拉不动。我们要是卖上个百八十匹的顶级绸缎,光是运送银钱,岂不是就要几百上千辆大车?这一路上花费多少?又遭了多少人的眼?很难全部运回来。”

“所以,我们都是用金银交易。一百多两银子,一个包袱就背起来了。要是用金子,不过是十两金子,放袖子里都行。百匹锦缎,价值万两银子,不过是金子千两,一个小箱子就放下了。小心点藏,别人甚至都不知道。”

“再后来,会丰宁能通存通兑,很多大城都能接受通存通兑,我们不过是付出一点手续费。我们就把在西北赚的银子,存在会丰宁,换成了银票,哪怕是百万两银票,也不过时薄薄的几张,随便放个地方,别人都看不出来。这真的是腰缠万贯,不显眼呢。”

“所以,现在生意比以前好做。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会丰宁存在。要是大家都把银子放在银库,岂不是又要过以前的日子,那还怎么做生意?”

“所以,我也支持皇上这样的想法。我不会把银子放银库的。不过,我们是打算再多开几家作坊,尤其是棉布作坊。眼看今年两江很多地方都在种植棉花,那秋收以后,肯定货源充足,所以,我们手里有钱,想提前建造作坊,培养织工。这样秋天后,还能大干一场。”

“除了在两江建造工坊,我们还要在西北建造工坊,对了,图兰城,你们家工坊旁边,我们这几家也都买了地,准备建造工坊。你们家今年棉花长势很好。棉花这个东西,本来就是西北产的。在那里生长的更加好。我们就打算在西北也多买一些土地,种植棉花,多产棉布。”

“这两项我估摸着,怎么都要花费百万两银子。这还不说,西北能有多少人?我们这么多工坊都要雇佣人,西北又在大垦荒,需要的农户更加多,那到时候我们就是建设了工坊,买了地也没有人干活啊?所以,我们计划着从中原招人去西北。”

“这招认可是一个大事。每个人,要给人家足够的安家费,人家才肯背井离乡吧?我估摸着,每家少于二十两银子,人家都不能乐意。毕竟,西北是苦寒之地。给了安家费,又要把人送到西北,这万里迢迢的,一路上吃喝路费,哪怕是用大船,这费用也很高啊。怎么着,一个人也要花费五六两银子。这么算起来,我们要想招两个人过去,最好是夫妻,他们还要带上老人孩子,这些都是我们花销。岂不是每家都要花费三四十两银子?真是比买人还贵。”

“我算着,我们要招织工,种田的农户,怎么都要两千人。这可就是花费好几万两银子。到了地方,还要给人家盖房子,分住的地方。我们也跟你们一样,请了先生教书,这么算起来,又是几万两银子不见了。”

“我们算着西北怎么着也要再花费五十万两银子,才能行。不过,这投资也值得,工坊一开起来,那见天赚钱,这多好。”

“既然你们这样说了。皇上希望我们在西北置办产业,不希望我们在中原买地,那我们干脆就西北多买地,多种棉花,在这个上面花费三百,不,五百万两银子。你们看怎么样?”

听到这个,何英华和何明辉不由得笑起来:“吕叔,您这心思通透,我们也是这么打算的。我们也是想要把这一年赚的钱,五六成都花费在西北。”

吕正蒙呵呵笑起来:“置办产业怎么都是好事,不算是花钱。”

何英华微微笑着:“也不是挥霍掉。当然了,自己赚了钱,吃好一点,穿好一点是好事。就是置办田产也是可以的。不过那种大量置办田产,甚至为了买地,强买强卖,栽赃陷害百姓,甚至勾结官府陷害百姓,造成冤案,那肯定是不行的。不过,皇上不希望我们买江南中原地区的土地,不是说不希望我们买西北的土地。”

“西北的土地出产少,不过,价格也便宜,甚至很多土地价格只有江南的三分之一。如果真的想置办土地,去西北置办土地,我们也不亏啊。”

“除了去西北置办土地,铺面之外,我们也可以拿出来一部分用来做善事。比如说我们何家准备接下来在江南多做善事。还有,我看了前天的邸报,说广南地龙翻身,还发生了海啸,使得海边一万多百姓都受灾。所以,我们打算拿出来二十万两银子,购买粮食还有布匹药材赈济广南受灾的百姓。”

总共只有一万多受灾百姓,何家都出了二十万两银子,那平均到每个百姓,都有每人十来两银子了。这些钱,足够百姓吃喝一年,加上盖房子,治病的了。要知道,大夏的普通百姓,一年平均花销也不过是五六两银子而已。其实,连五六两都没有,因为普通百姓,吃的粮食是自己种的,穿的衣服是自己织布织出来的,日常花销真的很少。

吕正蒙皱起来眉头:“嗯,你这么说,我倒是明白了一点。皇上其实不要我们的银子?他是怕我们把银子都放银库不见天日了是吧?其实,银子放银库是不好,我们一家放十万两,大夏这么多商户,要不了一年,岂不是世面上都没有金银使用?没有金银使用,我们商户第一个倒霉。”

“日常使用金银的,其实都是官宦人家和我们商户了,普通百姓都是用铜钱,哪里有用银子的?可是,我们日常交易那么大,如果都用铜钱,那更加麻烦。你们还年轻,你们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日子。”

“像我们家老爷子往西北做生意的时候,不愁绸缎卖不出去,就是愁卖的钱怎么带回来?以前,大多都是用铜钱交易。一匹布,特别是锦缎那种顶级的绸缎,一匹就要百两银子,甚至是百两银子。那换成铜钱,就是二十万铜钱,一辆大车都拉不动。我们要是卖上个百八十匹的顶级绸缎,光是运送银钱,岂不是就要几百上千辆大车?这一路上花费多少?又遭了多少人的眼?很难全部运回来。”

“所以,我们都是用金银交易。一百多两银子,一个包袱就背起来了。要是用金子,不过是十两金子,放袖子里都行。百匹锦缎,价值万两银子,不过是金子千两,一个小箱子就放下了。小心点藏,别人甚至都不知道。”

“再后来,会丰宁能通存通兑,很多大城都能接受通存通兑,我们不过是付出一点手续费。我们就把在西北赚的银子,存在会丰宁,换成了银票,哪怕是百万两银票,也不过时薄薄的几张,随便放个地方,别人都看不出来。这真的是腰缠万贯,不显眼呢。”

“所以,现在生意比以前好做。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会丰宁存在。要是大家都把银子放在银库,岂不是又要过以前的日子,那还怎么做生意?”

“所以,我也支持皇上这样的想法。我不会把银子放银库的。不过,我们是打算再多开几家作坊,尤其是棉布作坊。眼看今年两江很多地方都在种植棉花,那秋收以后,肯定货源充足,所以,我们手里有钱,想提前建造作坊,培养织工。这样秋天后,还能大干一场。”

“除了在两江建造工坊,我们还要在西北建造工坊,对了,图兰城,你们家工坊旁边,我们这几家也都买了地,准备建造工坊。你们家今年棉花长势很好。棉花这个东西,本来就是西北产的。在那里生长的更加好。我们就打算在西北也多买一些土地,种植棉花,多产棉布。”

“这两项我估摸着,怎么都要花费百万两银子。这还不说,西北能有多少人?我们这么多工坊都要雇佣人,西北又在大垦荒,需要的农户更加多,那到时候我们就是建设了工坊,买了地也没有人干活啊?所以,我们计划着从中原招人去西北。”

“这招认可是一个大事。每个人,要给人家足够的安家费,人家才肯背井离乡吧?我估摸着,每家少于二十两银子,人家都不能乐意。毕竟,西北是苦寒之地。给了安家费,又要把人送到西北,这万里迢迢的,一路上吃喝路费,哪怕是用大船,这费用也很高啊。怎么着,一个人也要花费五六两银子。这么算起来,我们要想招两个人过去,最好是夫妻,他们还要带上老人孩子,这些都是我们花销。岂不是每家都要花费三四十两银子?真是比买人还贵。”

“我算着,我们要招织工,种田的农户,怎么都要两千人。这可就是花费好几万两银子。到了地方,还要给人家盖房子,分住的地方。我们也跟你们一样,请了先生教书,这么算起来,又是几万两银子不见了。”

“我们算着西北怎么着也要再花费五十万两银子,才能行。不过,这投资也值得,工坊一开起来,那见天赚钱,这多好。”

“既然你们这样说了。皇上希望我们在西北置办产业,不希望我们在中原买地,那我们干脆就西北多买地,多种棉花,在这个上面花费三百,不,五百万两银子。你们看怎么样?”

听到这个,何英华和何明辉不由得笑起来:“吕叔,您这心思通透,我们也是这么打算的。我们也是想要把这一年赚的钱,五六成都花费在西北。”

吕正蒙呵呵笑起来:“置办产业怎么都是好事,不算是花钱。”

创神101  火影:开局一个大佬聊天群  娱乐:做慈善的我,直播被曝光了  我为迪迦:当镇压一切敌  僵尸世界:开局就被鬼敲门  我有一座魔法城堡穿梭诸天  开局退婚精绝女王  诸天之凡人修仙开局  三国之乱世谋士  我家宗主是魔皇  末日之太阳熄灭后  满级大佬她回来了  食戟从入职远月开始  仙长的人设  人在罗浮搬视频,开局创死景元元  Moba:我真的很捞  霸道我中华神功大直播  武侠:人在风云三,开局获龙元  到点了,开局变身逢魔时王!  斗罗之不做咸鱼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王陛下

我的王陛下

玉娇是精灵国,国王陛下的鱼池里面的一条小锦鲤,因为自己是一条会带来好运的鱼,所以在后宫非常的得宠,一次国王陛下御驾亲征,受伤回宫,经过鱼池,手上的血滴在了鱼池里面,被正在呼吸的锦鲤玉娇完全吸收,从而带有龙族血气,经过多年后的修炼,玉娇化成人形,成为了国王陛下的福星王后如果您喜欢我的王陛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嫡女谋:邪王盛宠倾城妃

嫡女谋:邪王盛宠倾城妃

嫡女谋邪王盛宠倾城妃简介emspemsp关于嫡女谋邪王盛宠倾城妃她是褚王府正牌王妃,本该荣华富贵,一世无忧,却眼瞎心盲,害的身边人尽数惨死,亲生骨肉被炼成丹药。几世轮回磨炼后,携灵宠高调重生!从前的她,嚣张跋扈,愚昧无知如今的她...

一不小心出道了怎么办

一不小心出道了怎么办

齐林先生,请问您当初是怎么考虑,从体育生跨界加入娱乐圈的呢?呃,我说我当初就是去送盒饭的,你信吗?如果您喜欢一不小心出道了怎么办,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五代第一太祖爷

五代第一太祖爷

图书管理员朱秀穿越到五代十国末期。彼时,刘知远刚刚建立后汉,郭威刚当上新朝廷的枢密使,柴荣弃商从戎逐渐崭露头角,官N代赵匡胤正游历四方,苦苦探寻人生的意义和方向武力值为负数的朱秀,当不了乱世草头王,只能低调求活。好在他知道这个时代的所有大腿,郭威柴荣赵大他决定跟随时代大流,一根根挨个儿抱紧,最大的梦想是混一个开国功臣。可最后,朱秀渐渐发现,最粗大腿竟是他自己!他才是那个注定结束乱世,开创国基的太祖皇帝!如果您喜欢五代第一太祖爷,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使徒化从海贼开始

使徒化从海贼开始

使徒化从海贼开始简介emspemsp关于使徒化从海贼开始使徒化从海贼王开始卡恩穿越到海贼世界得到了转职系统,本想成为一代剑神,不曾想却成为了一名战斗法师。他曾踏入传出巨兽咆哮的深渊,曾亲眼目睹九龙拉棺离去的壮世奇观,也曾与圣人论道。这是一个普通人走过无数世界,成为最强使徒的故事。本书为无限诸天流,海贼王→???...

某综漫的绝对神速

某综漫的绝对神速

捏了个人物面板,醒来后江离就转生到了落第骑士英雄谭的世界,觉醒了名为〈绝对神速〉,即是绝对比对手快的无敌但又不完全无敌的能力,从此无数对手纷纷直呼他好快,于是江离揍他们揍得越发凶狠了。本书综漫无限流,涉及落第地错型月素晴恶魔高校噬血狂袭等世界。如果您喜欢某综漫的绝对神速,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